解伟系列合作论文在两本美国农经学会期刊等杂志发表
2022-03-10 来源: 作者:
近日,解伟与合作者在农业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JAE),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AEPP) 以及气候变化领域权威期刊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上发表3篇有关“气候变化与食物安全政策”的研究成果。其中,前两本杂志是美国农业经济学会旗下的会刊。
1、暨南大学崔潇濛与北京大学解伟在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AJAE) 2022年第1期发表题为 “Adapting Agriculture to Climate Change through Growing Season Adjustments: Evidence from Corn in China” 的研究论文。崔潇濛为该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解伟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ajae.12227)
2、北京师范大学邓覃宇、北京大学解伟和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王克于2022年2月28日在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AEPP) 在线发表题为 “Impact of extreme temperatures on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rice types: A county-level analysis for China” 的研究论文。邓覃宇为该文第一作者,目前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解伟为该文通讯作者。
不同生长季的水稻具有不同的品质,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水稻需求的增加,中国的水稻种植结构逐渐向中晚稻发展。当面临更严峻的气候变化时,中国水稻种植结构的变化是降低还是增加潜在的水稻总量供应还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县级三种水稻的单产数据和气象数据评估了中国早稻、中稻和晚稻对极端温度的异质性响应,并预测了在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下的潜在产量损失。结果发现,到本世纪末,在最极端气候变化情景下,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晚稻产量将分别下降5.7% ± 1.5%和11% ± 4.5%,高于早稻产量损失。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的水稻种植结构变化能满足消费者喜爱的水稻品种,但可能会增加气候变化的风险。因此,本文建议需将气候变化对不同水稻的异质性影响纳入国家和区域农业适应计划,如优化中晚稻的空间布局等。
3、北京师范大学崔琦、江西农业大学Tariq Ali和北京大学解伟、黄季焜、王金霞于2022年2月23日在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在线发表题为 “The uncertainty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 based on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approach” 的研究论文。崔琦和Tariq Ali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解伟为该文通讯作者。
本研究基于IPCC的多种气候变化情景,实证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基于计量经济模型估算了中国主要农作物产量的95%置信区间,并利用农业局部均衡模型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经济(生产、价格、贸易和自给自足)影响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将使中国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价格上涨,大部分粮食净进口量增加,粮食自给率下降。不同作物之间,气候变化对其生产影响的不确定性差异大,很大程度上源于作物产量对气候变量的敏感性。对气候变量敏感性越弱的作物,其产量变化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所有作物的不确定性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表明持续变暖的气候将会导致对未来农业经济预测的不确定性增加。与RCP 2.6相比,在RCP 8.5下,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要高得多。考虑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范围,中国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工作。
以上3项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等课题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