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至4日,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金霞教授率队赴河南、河北两省,开展了“中国水资源制度和管理调查(CWIM)”第六轮大规模跟踪调研的第二轮预调研工作。此前,首轮预调研已于6月底在宁夏完成。CWIM项目作为一项长期追踪研究,此前已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6年成功开展了五轮调研。团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后王转林、博士生梅若莹、郭至益和孙莹莹、研究助理郭炳序和杨丽雯,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崔怡副教授、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孙天合副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陈煌助理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编审张丽娟。
图1 团队成员参观高标准农田和数字水利建设
7月2日上午,调研团队分别与河南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举行座谈,深入了解了河南省近年来在水资源管理(如计量设施、水价改革和农业灌溉)和农业综合发展(如水肥一体化技术、农技推广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的关键改革举措与方向。
图2 团队成员与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和水务局及农业局领导座谈
随后,团队成员于7月2日至4日深入河南原阳县、延津县和卫辉市及河北省磁县、元氏县等基层一线,与当地水务局、农业农村局、乡镇灌溉管理服务公司及相关专业合作社等负责人进行了交流。重点讨论了当地灌溉管理组织改革、水权与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智慧水利建设以及高效节水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实施进展、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团队成员还参观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现代化闸站、智能节水系统,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数字水利先进设施,直观感受了各类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更全面掌握情况,调研组还走访了农村,分别与村领导及农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进行了调研问卷的测试。通过省级座谈与连续三天的基层深入访谈,调研团队对河南、河北两省水利和农业农村部门在灌溉管理组织改革、农业水价与水权改革、数字水利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取得的显著成效,有了更为深刻和系统的认识。
图3 团队成员开展进村调研
本次调研工作得到了河南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以及豫冀两省各相关县级水利与农业部门及基层管理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为调研组深入了解两省各区域在农业用水确权、基层用水管理、农业水价与水权交易机制、数字水利建设以及高标准农田等领域的现状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保障了后续大规模调研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获的实地资料与重要发现将为后续正式调研内容与研究设计的优化调整提供关键依据,最终服务于改进灌溉管理实践、优化农业生产模式、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