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终身学习的人》——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在现代农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黄季焜,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亲爱的毕业生们,尊敬的毕业生亲友团,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2025届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我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毕业的同学送上最热烈的祝贺!也向多年来支持与陪伴你们成长的老师、家人、同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毕业是见证你们成长与收获的里程碑时刻。过去几年,你们用求真务实丈量青春,用坚持不懈浇灌梦想,每一步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我看到参与牧区调研的同学们一次调研走过18个县和108个村落,与600多牧户的牧民深入访谈,足迹横跨4000公里;我也目睹实验室的同学们日复一日地梳理海量数据,日日夜夜精心照料培养箱里日益生长的植物,以惊人的韧性在直面一次次实验失败后,却总能义无反顾地重启整个研究流程。你们以自身对知识和科学真理的执着,圆满完成了学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和科研任务。可以说,这份精美的毕业证书,证明了你们都是学生时代的“学习专家”。但是,面向未来的人生,今天你们在未名湖畔的毕业不是终点,燕园外的现实社会、实际工作、真实生活才是各位走出校园后要进入的更大的大学,而这所大学是终身的、学无止境的。
早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先圣孔子就说过“学而不已,阖棺而止”,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要“活到老、学到老”。随着一次次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知识的创新与迭代不断加速,推动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学习形式和途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迭代进一步加速,“知识半衰期”正在日益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终身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临别之际,作为你们学生时代最后的老师,我想结合自己从事专业工作的人生经验,与大家就如何做好“终身学习”分享几点体会:
第一,在实践中学习, 践行求真务实与知行合一
毛泽东同志曾提到:“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从社会实践中来。”这句话对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只有深入农村,我们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才能找到值得研究的“真问题”。例如,你们都知道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如果你们不深入农村调研,就很难知道为什么许多试点示范多年的、高大上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无法走出科技园区,而无人机植保服务则受到广大农民青睐、大棚智能放风机能被许多菜农采用。因为成本效益、农民素质以及能否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极其重要。通过在田间地头的实践观察,你就能看到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和值得研究与解决的大问题和真问题。在百年变局与科技革命交织的新时代,只有始终保持在实践中学习,才能让政策落地、科技生根。这是求真务实的生动注脚。步入职场后,无论你们身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企业,都需深入实践,深化社会认知、洞察现实问题、提升解决能力——这是终身学习的核心要义之一。
第二,在求教中学习,克服傲慢自大与故步自封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点,我们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每年开题报告和每次组会,既有犀利的见解,又有思想的碰撞,更催生了新思路、新方法,并扩展了知识边界,也促进了个人成长,一举多得。期待你们步入职场后,继续保持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见贤思齐”虚心向同事伙伴求教。要善于在交流讨论中捕捉灵感,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创意,既丰富自身学识,又启迪他人智慧,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第三,在跨界中学习,善于在知识融合中寻求突破
现代农学院,现代就现代在前沿与交叉。学院聚焦生物技术、农业经济、智慧农业、营养健康等前沿领域,这些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正快速发展;面对这种趋势,新农科建设尤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我们同学在学院学习期间一定也深有体会,我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这样的特色。在此我也想与大家分享我切身体会:在我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涯中,最有创新性的工作多数是我跨界学习了生物技术、农学植保、农药中毒病理、生态环境、地理科学或动态优化等的知识而相应开展的各项研究,这些跨界学习积累不仅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更在研究选题、方法设计与分析等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不但在学术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在产业发展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方面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此,我也希望你们利用在现代农学院学习打下的基础,积极并重视跨界求教,在交叉和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新的思路和方案。
最后,还要学会照顾自己和你所爱的人。既要成就事业理想,也要守护身心健康,健康是一切的本钱;同时,在繁忙的工作中,用心关爱父母、伴侣和子女。
同学们,作为老师,看到你们毕业了我由衷地感到欣慰。研究生阶段教会你们探索真理,而接下来的人生旅途,才是你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真正征途。跨出校门,你们将肩负更大的责任,不仅要对自己的事业负责,更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农业强国、农村繁荣和农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希望同学们带着今日的勇气,带上终身学习的意志和决心,坚定地踏上新的征程。也希望你们有时间,常回回家看看,燕园永远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再次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