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论坛丨黄季焜—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303c643e0aff4d2b92418ad33bc5b1d5.jpg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第11期的《求是》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重要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如何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1月9日,由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协办的北京大学2024年乡村振兴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办。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教授作题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的报告。

黄季焜教授的报告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以生产对象、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为基础,分析了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进而界定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第二部分别分析了农业新质产品、新质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及与各领域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问题;第三部分阐述了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最后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体制与机制等政策建议。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可以从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两个角度来理解。

·新质生产力的两个必要条件分别为:第一,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增加了生产的产品,或生产上利用了新的生产要素,或生产上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第二,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的两个充分条件分别为:第一,其内在要求是大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第二,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从图示上来说,图1的阴影方框即为新质生产力的实际外延。内涵和外延的有效界定避免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泛化,为后续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新质生产力图示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及其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黄季焜教授指出,农业新质生产力主要分为农业新质产品、农业新质生产要素和农业新质生产方式三个维度。

(一)农业新产品和新质产品

农业生产中的新产品包括如下三类:一是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得到改善的农产品。例如,具有食用可口、营养强化、特色用途和更加安全的粮棉油糖、蔬菜水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二是新型的食物、大农业、新兴的农业多功能产品/服务等;在中长期有望出现颠覆性的新兴食物(微生物食用菌与蛋白食物、生物合成的食物等);三是能实现更加公平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具有正外部性溢价的农产品。农业生产中的新产品要成为农业新质产品,还必须满足新质生产力的两个充分条件,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和大幅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确定两者的增长幅度阈值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农业新质产品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制度政策和投资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大食物观与大农业为例,从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耕地19.2亿亩、草地、林地、湖泊和海域分别为39.7亿亩、42.6亿亩、5.4亿亩和300万平方公里,形成了五大食物生产系统:农区食物生产系统、草地食物生产系统、林地食物生产系统、江河湖海食物生产系统和微生物与人造食物生产系统。当前的体制机制主要针对农区食物生产系统,而在其他四大食物生产系统还缺乏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等投资。

(二)农业新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要素

农业新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一是现有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提升,包括更高素质的农民,更高生产力的土壤和水资源,更高效、生态和低碳的新作物品种、农用化学品和机械等;二是新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其一,新的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新型机械等常规农业生产函数中的生产要素;其二,数据、信息和知识,以及生物、数字、装备和生态等方面的创新性技术。与农业生产产品类似,农业新生产要素要成为农业新质生产要素,同样必须满足新质生产力的两个充分条件,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和大幅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黄季焜教授以劳动力要素和生物技术为例,对农业新质生产要素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农业劳动者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然而,数据表明,我国农业行业人员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民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而我国的这比例仅为1.2%;在日本,超过80%的农业从业人员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相比之下我国的只有8.3%。实际上,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对于理解、运用新技术以及培养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它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在生物技术领域,现代生物技术遵循一定的科技研发规律。大型跨国种业企业通常从数万个基因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基因提供给中游开展技术研发的团队,下游研发团队基于中游提供的最好研发成果,开发并推广能够占领市场的1个新品种;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实现了高市场份额和高集中度。尽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例如在2011年发布的“种子8号文”中明确提出公共部门有序退出商业化育种,提高种业门槛,但实际效果并未完全达到政策预期。做大做强种业变成做大品种数量和做多企业数量。相关数据显示,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排名前9的种企合计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同时,中国种子企业的数量在2010-2016年间经历了从8700多家降到4516家后,又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到2022年上升到8159家。因此,深化种业部门改革,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这对于现代生物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技术和智慧农业为例,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它不只满足了消费者等需求端的需求,而且满足了生产者和供应商等的需求。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如果农民能够在线上销售农产品,他们的收入会显著提升。但有多少农民从电商中获得利益呢?2022年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在8个省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0.7%的农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销售量不到0.3%。因此,要真正实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数商兴农”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从全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得到广泛采纳的数字技术通常具有节本增效、响应农民现实需求的特征。例如,无人机植保能得到较快推广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技术已相当成熟,同时也能够缓解传统植保健康风险大、人工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智能防风机的快速推广得益于其使用方便、节约劳动力的优势。

总的来说,在农业和农食供应链发展中,数字技术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五大主要挑战,包括需求导向、技术创新、成本收益、数字鸿沟和农民受益。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但要有完善的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一必要条件,而且还应满足以下四个充分条件:应用主体实际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有成熟的数字技术(农业+数字)做支撑、起到节本增效或收益大于成本的效果、具较高数字素养的应用者。但要实现这些充分条件,必须在数字技术助力农业发展领域推进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三)农业新生产方式和新质生产方式

农业新质生产方式是农业新质生产力赖以实现的方式。因此,在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前面所论述的新质产品和新质生产要素,还要深刻认识到农业新质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必须建立与各类新质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农业新质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与产业集群、生产结构优化、新旧生产要素空间布局优化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等,并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和大幅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充分条件。

黄季焜教授以农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优化为例进行了论述。多温带和多区域特征是中国的重要国情和农情。在市场经济和比较优势等因素驱动下,过去40多年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显示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向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但市场并没有充分考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从而出现了农业生产布局变化与水土资源禀赋不匹配等问题。例如,缺水的黄淮海已从改革初期的粮食等3种农产品主产区,变成现在7种农产品主产区,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黄季焜教授强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应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走多路径、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他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域特色的农业生产力布局蓝图:东北地区应发展成片大规模的粮食生产为主的大田农业;黄淮海区应发展较大规模的粮食和设施化的高值节水农业;西北地区应发展不同规模的粮食和当地特色高值节水农业;华南地区应发展适度规模的粮食和华南特色的高值半热带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发展适度规模的粮食和当地特色的高值多功能农业;西南地区应发展适度规模的粮食和当地特色的高值多样化农业;草原牧区及部分农区应发展牧区草畜、农区农牧、农牧区耦合发展的草地农业。然而,目前我们仍缺乏与这些因地制宜发展路径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三、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过去四十多年农业产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市场改革和农业生产力投入这四大驱动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为这四大驱动力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大幅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更加重视农业技术与跨界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空间布局,用科技为农业赋能,为农业新质产品、新质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方式以及农产品生产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在制度创新方面,要特别重视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农业新质产品和新质生产要素的生产制度创新以及农业新质产品和新质生产要素空间布局的优化,为农业新质产品、新质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方式的创新以及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市场创新方面,要深化国内农产品市场改革,主动顺应新发展格局并积极推进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开拓农业新质产品和新质生产要素市场,实现新质产品和新质生产要素的市场价值以及公平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溢价,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在投入创新方面,要积极响应农业新质产品生产、新质生产要素创新和新质生产方式应用等对科技创新、生态补偿和基础设施等的需求,着力提高新质产品和新质生产要素的研发能力、生产规模与质量,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结合报告的主要内容,黄季焜教授提出了三点总结和政策建议: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在理论上理清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为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其次,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新质产品、新质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方式,必须建立与农业新质产品、新质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方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最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极其重要;同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的体制机制创新(例如,制度、政策和投资创新)也极其重要。另外,科技创新也需要科技领域的制度、政策和投资创新。

上一篇 :乡村振兴论坛丨魏后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